发表时间: 2020-10-20 12:26:23
作者: 义门功夫
浏览:
这两天,于鑫慧被骂惨了。
一夜之间,从全网祝福的最美援鄂女护士,成为节操掉了一地的女海王。
成也媒体败也媒体自不必说,但大家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锤也不是君子所为。
究竟于鑫慧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又是如何在一夜之间翻车的?
她到底是勇敢的逆行者,还是工于算计的心机婊?
这个瓜太大,一口吃不完。
我们分开说,今天先说她在当时封城封省的情况下,如何一路逆行到的武汉。
到了武汉,她又做了什么。
是否配得上给她的荣誉?
01.
1月中旬,武汉疫情爆发。
随后,武汉封城,九州闭户。
在那个寒冷的春节里,中国被按下了暂停键。
24岁的南通姑娘于鑫慧,此前在市老干部康养中心做导医。疫情汹涌而来时,她已来不及回到她的老家如东洋口镇闸西村,陪父母过年。
各地相继封城,人人谈毒色变。
但她心里却想,自己学的是护理专业,不正好发挥所长,为社会做点贡献吗?
于是,她主动报名,成为南通市崇川区虹南社区一名义务志愿者。
做一名志愿者,一直是她的执念。早在2018年,她就加入了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库,成为一名器官捐赠志愿者。
武汉疫情,关乎全国。从新闻里看到各地医疗队星夜驰援武汉,她也动了心思。但由于她没有公办医院的身份,无论怎么选拨也选不到她。
她便四处打听,幸运的加入了湖北省志愿者群。
一念既起,千刀难断。
她想到疫情中心武汉的愿望愈发强烈。2月17日,她看到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街疫情防控指挥部在群里招募志愿者,然后果断报名。
2月18日,她的申请被批准,并收到了一张指挥部通过邮件发来的志愿者工作证明。
凭着这张电子证明,她决定单枪匹马驰援武汉。
但武汉想去就能去?
人家都是包机、包车,在鲜花和掌声中出发,自己呢,连武汉在哪都摸不清。
更重要的是,彼时的湖北和武汉,正是疫情最吃紧的攻坚阶段。
重重封锁,里面的人出不来,外面的人也进不去。
但这个风一样的女子,下定了不去武汉不罢休的决心。
作为一个志愿者,就要到最危险的地方去!
19日晚6时,她踏上了西下的列车。
02.
这一刻,她一腔孤勇。
彼时的武汉,乌云压境,人心惶惶。3000多名医护人员感染,4万多人确诊,每日新增确诊都在2000上下。
她无法预知等待她的将是什么,更无法预知生死。
甚至,她连能不能成功进入武汉都不知道。
她只知道,武汉一定缺人,缺护士。
如果能到武汉,就一定能帮上忙。
在车上,她给父母打了个电话。
父母闻讯大惊:
你这是不要命啦!人家拼命逃出武汉,你却主动凑上去!
所有列车过境湖北不停车。她只好提前从江西九江下车。
此时,是20日凌晨4点。
距离她从南通出发,已经过去10个小时。
一个人在车站里,孤独的等待天明。
天亮后,她开始给九江红十字会,租车公司等相关单位打电话求助,电话打了30多个,但没有人更没有车,敢送她去武汉。
在几乎无望的时候,她在一个停车场发现有辆汽车前面插着一张能进入湖北蕲春县的通行证。遂上前求助。
司机一听说她是支援湖北的志愿者,二话没说就让她上了车。
到了蕲春县服务区后,她再次陷入困境。
虽然已经进入湖北境内,但想到武汉依然寸步难行。彼时的湖北全境封锁,城与城之间关卡重重,严防死守。
她从手机导航里看了一下距离,决心徒步武汉。
幸运的是,她又遇到了一位从福建支援武汉的货车司机。司机开始不同意,但后来了解情况后,瞬间被这个柔弱的女孩感动到了。
当一个人决心做一件事情时,全世界都会联合起来帮助她。
于鑫慧做到了。经过2天2夜的曲线跋涉,她终于如愿以偿地进入武汉。
面对这个满身伤痕的城市,她张开怀抱:
武汉,我来了!
03.
随后,她被送到瑞安英伦酒店康复驿站。
成为第一位前来报到的志愿者,也是唯一一个从外省来的志愿者。
康复站刚成立,医护组只有她一人懂护理知识。于是,还没来及喘口气,她就在简单培训后立即上岗,开始接收第一批被隔离的患者。
说是康复驿站,其实就是隔离点。
所有患者,都要在这里接受14天的隔离。
每天6次量体温,帮患者采集核检的咽拭子。这是她每天的工作。
她不是不知道,如此近距离的接触患者,才是最危险的,随时都可能“中招”,甚至把命丢在这个英雄但陌生的城市。
何况,在当时医疗物资紧缺的情况下,连N95口罩都无法保证,更别说护目镜了。
但她没有害怕,更没有后退。
而是选择了直面风险。没有防护帽,她就拿鞋套套到头上。
虽然来武汉之前,她有了一定的思想准备。但真正工作起来,她还是觉得难以招架。
刚开始的几天,她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每天全身都会被汗水湿透。更难过的是,至少坚持8小时不能吃喝更不能上厕所。
因为防护服紧缺,不能脱一次换一次,她只好咬牙坚持着。
虽然每天下班后,饿的眼冒金星。但必须要经过一整套的消毒程序才能吃上一顿饭。而这个过程双手要消毒7次,为此,她双手都是湿疹。
特别是在防护服里汗湿的时候,更是骚痒难忍。
谁也想不到,这个只有155高,39公斤重的小护士,娇小的身躯里竟然蕴含着这么大的能量。
2月的最后一天,她度过了人生的第24个生日。
这一夜,她感慨万千。看到这么多志愿者从四面八方涌到武汉,舍生忘死携手抗疫,她被深深感动。
于是,她提笔写下了入党申请书。
人,可能都会被环境所感染的吧。
04.
长期隔离,难免焦虑。
作为隔离点年龄最小的志愿者,她在工作的同时,给患者讲故事,帮老人剪指甲,让整个隔离点充满欢声笑语。
为了帮助患者提高抵抗力,她就带着他们在房间里运动,督促他们完成每天3000步的“任务”。
更让人刮目相看的是,由于她之前在老年健康服务中心工作过,知道如何帮助患者释放压力,在出发之前,她跑了几条街,才买到100张奖状一路带到武汉。
只要患者出院了,她就发一张奖状以示鼓励。这让长期接受隔离治疗的老人们非常开心。
一位即将出院的阿姨,连夜为她织了一双毛线拖鞋,感谢她的照料和陪伴。
更令人称道的是,她还联系了家乡的亲朋好友,向武汉一线捐了10万的抗疫物资。
不能不说,她天生一副侠义心肠。
终于,她被媒体发现了。
站在镜头前的于鑫慧显得特别激动:
“我的决定没有错,能来一线支援抗疫是我这辈子最光荣的事情,做的最正确的决定。”
消息传到她的家长南通。然后,家乡媒体也一涌而上,纷纷以她为自豪。
连她孩子的所在幼儿园,也激动的热泪盈眶。
这个逆行的美女护士,可是咱们园里小朋友的妈妈啊。
于是在于鑫慧生日这一天,还让孩子录了一段“祝妈妈节日快乐,快点从武汉回来”的视频。
3月29日,瑞安康复驿站完成使命,27名患者全部平安度过隔离观察期,康复出院。
但于鑫慧再次申请,表示要坚持到武汉胜利的那一天。所以指挥部又把她安排到另一家隔离点继续战斗。
4月10日,随着最后一个患者走出康复点,武汉终于迎来了迟到的春天。
警报解除,武汉赢了。
而此时,于鑫慧已经在孤身援汉55天。
在此期间,她也收获了她从未想过的荣誉,被媒体一手捧上了“最美逆行者”的神坛:
省委组织部特批火线入党;
南通市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
2020年江苏最美人物;
江苏最美青年抗疫先锋获得者;
江苏“四个100”先进典型暨百名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
直到受到中宣部表彰。
05.
这美丽的仗,我打过了。
4月14日,于鑫慧拿到了“双阴”的检测报告单。
她终于可以走上街头,好好的看一眼这个英雄的城市。
在汉口的江滩,几名武汉市民得知眼前的这个小姑娘,是孤身来到武汉的志愿者时,为她唱起了歌,感谢她为武汉战斗过。
在央视记者的镜头前,她说了一句话:
投身此疫,不枉此生。
4月15日,单枪匹马逆行武汉56天的于鑫慧,光荣返乡。
迎接她的,是当地政府的鲜花和掌声。还有之后她从来都没听过的荣誉。
以上,就是于鑫慧的A面人生。
而她的B面,直到10月10日,她和一个兵哥哥高调撒狗粮之后,才在不断的曝料中广为人知。我们只看到了开头,却没想到结尾。
仅仅半年之后,她就被曝出令人刷新三观的黑料,瞬间从一名“最美抗疫女护士”,变成被万人唾弃的“渣女”。
最后我想说,人都有多个面。仅仅从她抗疫56天的A面来说,谁都无法抹去她身上作为一名抗疫英雄的光辉。
不能因为私德有瑕疵,就全盘否定她曾经白衣执甲的勇敢。
虽然她没有护士资格证,但一点也不影响她成为一名优秀的护士。
这场战疫中,她不仅是一名护士,更是一名勇士。
就凭她为武汉拼过命,她就配得上这些荣誉。
至于她的B面,那些不堪的过去,请期待明天的推文。
不知大家如何评论,咱们留言区见。
- End -
只为苍生说人话!
源自:燕梳楼